擎阁又名擎歌,是曲阳县独有的民间艺术,起源于唐朝末年。擎阁最初是木架擎阁,是人们祭祀、朝山、敬神、求雨时擎拄供品的一种工具,供品开始只是牛、羊等牲畜,后来由童男童女代替,并逐渐成为民间文艺的一种。
曲阳擎歌由上装和下装两部分组成,下装高擎上装,中间由铁信子(即轴)连接。擎者为青壮年,被擎者为4—7岁儿童。表演时将铁架捆绑在擎者的肩部及腰部,被擎者可在铁架上左右旋转、上下翻腾、打筋斗、扭秧歌、双方对打等。曲阳擎歌表演内容多为以传统戏曲为主的传统剧目。根据表演剧目的不同,擎阁可以分为磨子擎阁、车架擎阁、单人擎阁、双人擎阁、三人擎阁等。分布于曲阳西北部山区的韩家村、灵山村、野北村、朱家峪村、郭家庄村、南雅握村、北雅握村、杨砂侯村、北水峪村。
2007年11月,曲阳擎阁被列入保定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;2009年6月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。
2010年1月,刘鸿涛、陈平均、杨国军被公布为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。2010年6月,陈平均、杨国军被公布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。